到最後,我終於搞明白聖誕節那天的違和感是什麼東西。
前面一間教會讓我從中堅份子,變到邊緣人物,有一個部分是當我學習到:我不能只在教會活動,仍需要與社會上的人互動,所以開始用一部分的時間去與工作、其他朋友、家人互動,然後因為不是「全心」投入,最後結果居然是沒有任何服侍的機會。
忠心的結果是如此,這是很讓我心寒的事情,所以即使我到了社青當中,表達出來的感覺是個很敢付出的樣子,但是某部分來說,這何嘗不是種逃避自己內心不安全感的表現?
然後因為某些因素,使我更不知道如何跟大家一起唱詩歌,一起敬拜神,一起服侍,因為我怎麼會知道,那個人會用那種很屬靈的理由控告你?就如同我可以同理前面教會領導者的立場一樣,我知道這些人在想什麼,所以更難過。
當我開始為其他人找理由,卻是跟我自己衝突的。可是因為我答應了神,要勉強自己做違背自己感覺的事情,所以就又一次又一次投入了服侍當中
慢慢更感動我的事情發生,一點一滴得讓我與大家熟識了起來
怎麼從「一群基督徒的聚會」變成「一家人的團聚」?也許就是在聖誕節當中,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出現,但是因為太久太久沒有過了,所以連我自己也忘記了:
原來這樣就是一家人的感覺。
集體戲劇創作的過程當中,即使我只有與這群人相處三天(排演兩天,上演一天),卻打破了某些的心結,也釐清了我一些的心情。
說到底,我仍舊是個創作型的人物,非常喜歡舞台上的演出,包含看其他人演出,甚至到最後一天演出,真得如同神助般的投入,有些已經偏向即興創作了
玩了十幾年的舞台劇,組了一個劇團(後來解散),又拍了五六年的電影。這次的演出讓我有些是又在回到當初瘋狂玩戲劇的一些感動,似乎找回了除了寫小說的另外一個極大的興趣與專長
更找回了在瘋狂的背後,是因為上帝與我一起同工,看到神奇的「無中生有」的奇蹟。
其實說實在話,第一天看大家演出的時候,確實讓我不太看好,心想:也許又是一段應景的戲劇,很官版的肢體與台詞。畢竟我導了多年的電影與舞台劇,演技這種東西有沒有入戲,是無法騙人的,而且才排演三天。
某方面來說是帶著愛心與微笑,包容著也許會不完全的演出。
所以當第二天與大家一起排演的時候,我是很吃驚,因為投入與狀況內,是讓我很驚豔,不過當時後仍是覺得也許就這樣了。
沒有想到正式演出的時候,卻又比前面的都好,難道是因為以前與我合作的人,並不是這麼的努力想要讓自己融入嗎?還是因為剛剛好遇到了神所揀選的一群人?
或者這次的劇本並不是最完美的,但是因為還有加入其他元素的空間,所以反而可以引起更多的火花。或許以前演出的人,並不是打從心中去認同這樣的腳色,可這個故事個真實的故事,引起共鳴的地方就多了,大家也就容易投入了。
聽到了更多內幕消息後,我就有更深的感受是:這部戲是大家集體用生命創作出來的聖靈果子,因為願意投入金錢與時間,還有體力,才會有像是排了很久的成果。
重要的是,導演是否可以接受「改變」與加戲的狀況?如果是我,我是很喜歡這種,但是若沒有演員彼此是否可以「接與發」的元素,這天演員彼此的呼吸就無法配合到這麼好。
我還滿高興很多人在小細節的地方都有注意到。反而是我看戲太入迷了,差點忘記出場。
去看五月天前,我腳跌倒,所以在看演唱會之後,其實腳很痛,後來在23日排演的時候絆了一下,本來比較好的腳,又痛了起來,但是沒有想到當天演出,居然就還好(甚至沒有感覺),這是神的恩典。
孟熙演出,讓我想起了當初信主的我,也有相同類似的困擾,只是不清楚當初是被鬼騷擾?還是根本就是我精神狀況有問題?我本身的強迫症與情緒障礙的問題還滿嚴重的,是這幾年自己的專業夠了,才釐清。不過感謝神的是,我弄清楚當初的起伏不定情緒與黑暗時,終究已經被神給治療了。
我被最後一天演出的孟熙給感動,除了他真實的經歷以外,還有演出精彩的表現更讓我讚賞。因為眾人都看到他之前的排演時候的樣子,所以更明白最後演出的他,是很讓人吃驚,超乎所求所想的好。
這真的是神的感動下,才會說出來的台詞,也許等下次有機會在叫他說,或者也不會有這天這麼的激勵人心,感人肺腑了。
如果說唯一的小小缺失,就是說,其實劇本就要將這些表現出來,而每次的梗都要一樣到位,不過若真的時間不夠,我想這齣戲這樣已經很讓人感動了。
私心的小小假設:若是社青真的有個小小的劇團,那麼這就是要慢慢要求的事情。
這是夥伴們聚餐時後聊到小小玩笑般的提議,而我很認真地記住了。我沒有時間配合小太陽的演出,因為早上要上班,如果這能夠成真,我還真的滿感謝神的。這是我小小的願望,當然不能我自己自嗨,要自嗨就寫小說就好了,何必演戲?
所以如果有夢想實現的一刻,我會全心的投入滴,只是不知道這會不會只是個空想而已,就交給上帝天父去處理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