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寫在前面的一些話…

分曲寫這次「感官/世界」的專輯,其實有點困難度。因為雖然看過許多的相關資料,但是自己的感覺是不會騙人。

一個整體的東西,如何用不同角度切入?所以我決定用這些聽到的感覺去寫許多這段時間停滯下來的創作。

這些關於音樂與宥嘉的一些事情。

關於我
SOMETHING ABOUT ME

曲:刮鬍刀 詞:童大龍

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
我的快樂 我的憂傷
我的理想和寂寞
關於我 關於我 你知道什麼
我的來頭 我的去處
我的過程和結束
關於我 啊 我
關於我 啊 我

開場的這首歌,讓我想起的許多許多事情。

其實在聽這張感官世界的時候,有點不敢聽前面的神秘嘉賓。因為神秘嘉賓當中包含太多與音樂,包子,宥嘉,演唱會,誤會,領悟….自己的點點滴滴。光我最愛的「伯樂」「殘酷月光」「眼色」這三首歌,就可以讓我聽一整天。

感覺是我自己很重視的部份,所以當我對於第二張專輯還不是很了解前,我居然有種不想讓前作破壞後作的感受。

不是說誰好與不好,我只是貪婪的想要保留不同的感受與彼此的獨特性。兩個不同的音樂,是否可以放在一起聽?以前我會把音樂通通放在一起聽,然後就是感受每首歌的不同。因為每首歌就是一個的短篇獨特故事,並不會衝突。

我很愛神秘嘉賓,是因為當中的一些歌曲;但是現在我愛感官世界,只是因為他是感官世界。

人不會同時看兩部電影,尤其是新看,劇情超讚的電影,那麼一定是目不轉睛的盯著看。除非我已經對這兩部電影都很有把握,才可能會切來切去同時看,因為我知道看到哪裡,都可以馬上知道主角在演什麼,也或許可以解釋一點我對這兩張專輯的感受。

看一部電影,如果是因為一個導演或是一個偶像去看那部電影,那麼算是成功還是失敗?如同周星馳,大家永遠記得的是周星馳說了什麼,這是周星馳的電影,有周的風格。神祕嘉賓比較類似「赤壁」與「投名狀」這類的電影,有很多強烈主角與導演風格的歌。也像周星馳的電影,因為當中有很多當初比賽引出來的影子,是很林宥嘉的歌。

當然感官世界並不是周星馳的電影,也不是「赤壁」與「投名狀」。專輯很「林宥嘉」,但是更「感官世界」。他是個整體的作品,表達「自然」與「忠於自己」的一些事情。所以它可以是「楚門的世界」,「阿甘正傳」,甚至是「羅生門」…。

這些電影都創造了一個專有名詞與一個情境,而「感官世界」給我感覺就就是這樣的細膩與深刻。

當我聽著第一首歌的時候,開始想起之前神秘嘉賓的一些事情,還有這張專輯的一些事情。聽「關於我」的這首歌,像是低喃一般的讓自己一點一滴,透過簡單的幾個音符與歌詞,表達出來。宥嘉他不是需要一個你的解釋或是真正的答案,只是告訴你說「這是我」。

但是他有告訴你他自己的答案嗎?其實人與人相處,或者不是需要答案,而是相信與認同。我想宥嘉他也認同了自己與自己歌迷,也希望其他人認同他。我們可以不同,但是可以彼此接納。

如果不接納的話,那又怎麼樣?關於我,你知道什麼?他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情緒。如果不知道,那麼就安靜的,去體會不同的「我」。這個我是有「你,我,他」的各種不同的感官,情緒,與世界。

所以「關於我」,可以是口吻隨性,可以是哀傷的,可以是自信的,可以是憤怒與快樂同時存在。

宥嘉所唱出來只是有他自己的心情寫照嗎?或是只有他自己的宣告而已?如果這張專輯剛剛開始的名稱叫做「感同身受」,那是哪可能會是於你,於我的故事序曲。但是如果是「感官世界」,那麼這首歌就可以俯視的遍及所有人,也可以是私密的是你與我之間的低語。

關於我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短短的開場,卻勾出了我許多的想法,也許就是這個歌曲的長度才好,因為也許太長,會太搧情,格局反而變小了,但是在餘味還沒有消除前,就讓這首歌結束了,像是沒有把自己介紹完(也可以說還沒有介紹),但是更吸引著人想要繼續聽下去。

由聽者與唱者之間彼此去體會與解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羊麥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