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慢從宥嘉演唱會激動的情緒當中平靜下來,才發現到我最近的腦子,文字與思考,都是林宥嘉。在演唱會之前,我就很喜歡林宥嘉,但是沒有像到自己在演唱會之後,林宥嘉真的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。

很難跟我那群喜歡文學的朋友,或是年紀跟我差不多的朋友解釋這麼多,為什麼一個熟女會愛上年紀比自己小很多的歌手?

有朋友戲笑我就是愛正太的腐女,或是認為我是個不成熟的宅女,追星族;而同在精神病療養院工作的社工同事們,更是對興奮分享的我說「你該去吃藥了」這種話。

我問我自己,我瘋了嗎?其實宥嘉演唱會帶給我的震撼,除了我自己得了「林氏症候群」之外,有些過份的日夜用力上網,確實讓我生活受到一些影響,所以我的「朋友」同事們說什麼,我都不會再說什麼的緣故。

不是錯,喜歡一個人不是錯。雖然對他們來說很詭異,甚至他們會故意在我面前說「我如果買林宥嘉的唱片,還不如去買○○○的CD」,認為我的喜歡的對象是個「東西」,所以我是變態。

「為什麼會這麼瘋?發生了什麼事情?」

朋友抱持的遲疑的態度,問我為什麼?因為我在我的演講當中,動不動就幫林宥嘉打廣告,確實讓他覺得我太HING。

我知道他是個了解我的男生(兩個都可以超理智的分析一堆事情),因為他不是之前這些人,所以我試圖解釋了一下。

當我跟這個比較瞭解我的人解釋了一些些後,我才發現到我跟前面認為是「我朋友」的人跟這個朋友異同之處。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問我為什麼喜歡,直接就否認他們不認同的行為。

我說,因為在演唱會中,我獲得了很多內心深處以前少掉的空白部分,然後因為之前就很喜歡宥嘉,所以之後就更喜歡了。

他還是不是很了解,但是明白了我的明白。

「老實說,人生當中有多少事與人,可以讓我們這麼去愛敢愛?況且因為宥包與其宥嘉的個性,如同宥嘉在演唱會上的歌聲一樣,有傻,有破綻,有狂傲,有尊重與感謝,有膽小與勇敢,有歡笑悲傷、與更多真誠。」

這是我無法這麼正經跟那些朋友說的這些話。有些太多複雜的東西,不是一句「追星」就可以代表一切。

有很多歌手的歌聲都曾經陪我走過一段路。

阿桑的「葉子」陪我走過我單戀網路上的那位第一次告訴我,我可以平等擁有男性朋友的「他」;陶子的「女人心事」與阿妹的「平常心」「我要快樂」,陪我渡過上一個失戀的日子。

而宥嘉,就是陪伴我渡過通通都沒有的一片空白中,他與大家的溫暖就這麼走進我的心,然後就這麼住下來。

其實在更久以前,我也很愛一個歌手,那就是雨生。

記得那時候他車禍的時候,我還有請教會的朋友為他禱告,希望他渡過難過,雖然他還是走了。後來午夜夢迴之際,偶而我還會夢到他,在夢中他總是還活著,唱著歌給我聽,然後每次總是哭著醒過來。

他是在我「似乎可以追星」的年紀喜歡人,但是卻走了,在我還來不及太了解他、沒有多少錢與知識支持他的時候。當年的雨生歡喜城我就買,而我也只能做到支持他的唱片。

直到現在,他,張雨生,仍然在我心中。即使到現在這個「好像不該追星」年紀,我還是很喜歡他。

也因為雨生,所以我會喜歡阿妹與陶子;而也是因為陶子,所以我喜歡了星光幫,當然還有宥嘉。

所以有多少人匆匆的一撇中,就立足在宥嘉的歌聲中?大部分的朋友,也許會欣賞宥嘉的歌聲,但是頂多是聽一下。會像宥包們一樣,做這種事情「迷」的人,不多。如同宥嘉在一次的簽票會中所說的,以前的他會跟外面那些圍觀的人一樣,就是聽他們的歌,但是不太會想跟歌手有什麼接觸。

成為宥包最關鍵的因素,就是雨生很重要的朋友,陶子。因為本來多年來就喜歡陶子的主持,所以很喜歡她的節目,因此看星光大道是正常的。然後被星光幫的同學友情與歌聲給震住,也不奇怪了。

在撥出第一代的時候,有多少人會在星光大道撥出的晚上,或第二天去唱他們唱過的歌?我想我身旁的人都是愛唱歌的人,尤其是我妹妹更是,狂唱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當中所有的十強,其實沒有什麼差別的都很喜歡,但是因為宥嘉的態度,再比上當時候一些事件,更覺得可以唱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,所以更是多一點的喜歡在上他身上。

後來他們出唱片了,那種感覺真的很像自己的鄰居或是親人出唱片一樣,所以就很自然的去他們的簽唱會,想要支持他們。那時候就只有這樣了,我也頂多做到這樣,畢竟對我而言,這樣就很了不起了。

當時也沒有多跟宥子或是包子們有多少接觸。看宥嘉與他的歌迷,是「宥嘉的歌迷」感覺。對我而言,我很喜歡宥嘉的歌聲與人,也許會寫一些我的感受與評論,但是沒有到「宥包」的程度。

所以我想,會成為宥包有一個很大的轉折點,就是宥包們本身。

其實如果只有一個「林宥嘉」,我也不知道如何跟宥包們聊天,因為我只是個喜歡他歌聲的人,可以聊什麼?我是一個有點狂傲的創作者,所以沒有靈感就是沒有靈感。以一個文字創作者來說,題材如果只有個人的歌聲,很難寫出東西。

即使在怎麼喜歡也很難,所以我也無法理解怎麼有人可以發這麼多篇的文章?宥包們看到我的文章,就開始邀請我過去,然後就這樣子慢慢的更多認識這群與宥嘉一樣可愛的人。疑惑在跟宥嘉與宥包們接觸後,才讓我明白了,之後就真實愛上「愛上宥嘉的自己」、愛上宥嘉,與愛上可愛的宥包們。

回到宥嘉音樂的本身,與宥包包籠內,有多少包子是婆婆媽媽級的?我的感覺是老中青少都有,就像宥嘉對音樂的態度就只有好音樂,沒有音樂的界線一樣。 

不想多說宥包與宥嘉有多好,因為我們一向的態度不是跟人吵架,也不是說服,而就是請他們來聽宥嘉的歌聲。

如果他的心是真誠的,就可以聽到宥嘉歌聲中所帶來的真實。

所以,如果說我們是追星,是有點奇怪,因為這不能完全代表我們態度,因為還要加上「伴星」「聽星」與「迷星」。

其實那個搞藝術的人,不就是希望有人喜歡?我是個藝文工作者,現實工作是個需要很多思考與協助他人的社工;而平常生活中是個藝術狂愛者:搞音樂,拍電影,演舞台劇,寫小說散文評論,與玩攝影…等等,更是魔人級的動漫評論者。

甚至因為喜歡,狂迷這些,也希望並且鼓勵更多人喜歡,自己還跟同好一起辦文學獎,一辦就五年(就是網路上小有名氣的「超異時空文學獎」)

然而因為宥嘉,有人來我的網誌;因為我的網誌,有人認識了宥嘉多一點。想當初看了宮崎大師的「霍爾的移動城堡」,我寫了將進一萬字的評論一樣,因為我有多愛這部?然後剛之鍊金術師買了整套DVD與漫畫,也寫了兩篇以上的評論。

為什麼寫「林宥嘉」,喜歡宥嘉,愛宥嘉的歌聲有那麼多人質疑?因為我的態度?但是,不寫不推薦對不起我自己,與我所堅持的信念。所以現在如果「林宥嘉」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多靈感與作品:

那就癡迷又怎麼樣?

所以我不想再解釋我為什麼「喜歡一個唱歌很好的成年人,然後想他做朋友,也想跟他的朋友做朋友」。

那些說比較想買其他人唱片的人真的會去買嗎?否定我們去肯定自己的人,以為自己的世界是大的,但是若是碰到他們自己真正喜歡的,是不是會花的金錢與時間比這個少?

更有人說他過了這個年紀,不過那麼這麼說的人,不就是認為這是青少年會做的蠢事?但是這是不是蠢事?說實話,關他們屁事,因為否定青少年的他們,也許自己才是蠢人?

所以我的最近確實都是林宥嘉,但是我不是脫離現實的花痴。就是因為宥嘉的歌聲,讓我感覺到現實當中是有這麼美好的事情,甚至有些連我都不敢相信會在現實出現的感覺與感動──那是連我作夢都覺得很奢侈的,居然在這樣的「演唱會」場合中,遇到了,而且添滿了我整個心,所以我才有力氣看到自己,再重新愛上自己。

有力氣哭了,有力氣去接觸人群當中的自己,有力氣去重新愛上人。

套句社工的生態系統分析:林宥嘉成為我的「重要他人」,是我的正向資源,並且化成內在助力,使我有力氣可以擁有自我實現的empower(充權),達到內在冰山可以自我覺察,並且正在慢慢融化中。

這是那些喊著我不對的人,絕對做不到的事情。

況且你怎麼知道,「林宥嘉」會不會成為另外的形容詞?就跟王建民、李安一樣?沒有人知道。

所以,最近我都在林宥嘉,而你呢?聽他的「神秘嘉賓」與「伯樂」就知道為什麼我的最近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羊麥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